建筑学翻译刍议
作者:古龙 2009-07-04语际翻译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s://www.scientrans.com
∗本栏目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部分已经过本站编辑和整理,如有版权事宜请联系Email/MSN jesczhao@hotmail.com
中国建筑理论、创作和教学呼唤着一个系统性译介工作的开展。就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整体而论,由于建造传统的中断已然只剩下一些知识的“片断”而显得缺乏充分的理论可信度和实践解释力;国内建筑学界能够在国际论坛上发出自己声音者寥寥无几,几乎患了“集体失语症”,失语又加剧了被边缘化,而惟有对话才能达到理论和学术的双向交流。更可悲的是,劣币往往驱逐良币,短期功利蒙蔽了长远视野,销蚀了文化使命感,翻译工作在一些大学教师和学者眼里被边缘化了,视其为费力不讨好、甚至是退休之后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事。
诗人余光中云:“大学教师申请升职等,规定不得提交翻译。这规定当然有理,可是千万教师里,对本行真有创见的人并不多,结果所提交论文往往东抄西袭,或改头换面,或移植器官,对作者和审查者真是一大浪费。其实踏踏实实的翻译远胜于拼拼凑凑的创作。如果玄奘、鸠摩罗什、圣吉洛姆、马丁•路德等译家来求教授之职,我会毫不考虑地优先录用,而把可疑的二流学者压在后面”。[93]
也许我们需要持守的学术姿态首先应该是了解,然后才是理性的批判和选择,时至今日,了解仍然是中国建筑界所欠缺的,西方建筑学知识图像的中国呈现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模糊不清、扭曲变形的。弥补这一基础性的知识欠缺,需要做好翻译输入在内的基础工作,才能获取一幅较为完整的西方建筑学知识图像,逐步建立起对话的平台,奋进直至翻译输出,实现从单项输入到双向交流、从边缘进入中心的对话过程。在不易察觉和承认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层面,也许会有人担心我们的建筑文化被西方殖民化,其实大可不必抱着文化抵触,因为它们并不是西方政治原则本身,况且我们的视点与作品是中国的,也即本土的。
此外,顶级建筑项目,如奥运场馆等设计一再旁落他人,国内建筑界怨声载道,中国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之类的说法不绝于耳,凡此种种,使我认同朱涛的观点: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学者,在信息极其封闭的状态下,宁愿将难以计数的心血和才智,耗费在构筑一些看似庞大、自以为是、却实际上没有坚实基础、鲜见独创内容的虚妄的学术‘体系’上去。这些努力,除了在中国的现代建筑史学术‘幻境’中增殖一些自我反射的虚幻镜像外,并没有起到任何建设性的作用。”[94]
“可悲的是,在其它领域中已硕果累累的基础工作,在当代建筑学界仍远未提上日程。王受之的《世界现代建筑史》一书仅提供了一个学术失败的教训,当然也从反面促使我明确了这样的结论:如果没有一项对西方现、当代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的持续、全面、系统、忠实的译介工作的展开,中国的建筑研究领域的贫瘠状态将会永远持续下去,而当代中国关于建筑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整个话语体系的建立将不得不指望于时间的无限延宕。”[95]
版本和版权
系统译介的选题和版本很重要,选题标准是:第一,经典,所谓经典是超越时空、族群、意识形态的文化结晶,发自人性深处,是最高价值的永恒创作,而且常读常新,如意大利维尼奥拉(Jacomo Barozzio de Vignola,1507-1573年)的《五柱式规范》(Regola delli cinque ordini d’architettur);第二,重要,所谓重要是做研究时离不开或绕不开、有多种语言译本或被他人反复引用者,如德国森佩尔(Gottfried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
- seme: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seme: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建筑学翻译刍议
2008-10-24 16:38:48 - 翻译[1]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文学类、思想类和科技类,我认为建筑学著作翻译则介于科技类和思想类之间,因为其兼具技术、艺术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基本上不会有人把“大师作品集”视为科技书籍,也...
- 第四届IEEE生物信息与生…
2009-6-30 19:42:01 -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IEEE生物医学工程协会(EMBS) 承办单位 开始日期 2010/06/18 结束日期 截稿日期 2009/1...
- 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
2009-6-30 19:35:58 - 基本信息主办单位: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 开始日期 2009/11/01结束日期 截稿日期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