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翻译
作者:古龙 2009-07-04语际翻译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s://www.scientrans.com
∗本栏目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部分已经过本站编辑和整理,如有版权事宜请联系Email/MSN jesczhao@hotmail.com
同行们早已讲过很多很多译事中的“阳春白雪”, 笔者不避“教鱼游泳”之嫌,想唱几句“下里巴人”, 聊一点翻译实践中译者的具体思维过程问题——不如此,只泛泛地讲讲“删略、增益、重复、转换、颠倒、否定”(Omission, Amplification, Repetition, Conversion, Inversion or Negation)等等方面的理论与技巧,学生们还是觉得无所适从,仍然有“找不到北”的感觉。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即翻译也不例外。要想使翻译理论或技巧具有可操作性,就有必要将统一的完整的翻译过程切分开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过程的实质是译者进行模糊性思维的过程。对这一点认识得越深刻,建立起来的模糊性思维转换机制也越有生命力。
模糊性思维不是模糊的思维
人类语言存在大量模糊现象,有模糊语言就必然有模糊性思维;所谓模糊性思维就是以反映模糊对象为对象的思维形式。实践不断证明,模糊性思维,对分析认识具崐有多种组成因素的事物(如,语言体系,一种语言,甚至一个句子或一个单词等等)有着一般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所起不到的作用。因为它不必以占有精确的数据或详尽的材料作为思维条件,所以模糊性思维具有先导作用。
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翻译过程中进行模糊性思维的必然性;汉语是模糊语言极丰富的语言,这是它的一大优势。
比如,“东西”这个词的寓意就很“模糊”在没有特定上下文的情况下,就很难崐给它一个十分肯定的译文。它可以指的是作家或诗人写的“作品”或“诗篇”也可崐以指的是主妇从市场上买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或古代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还可以用“小东西”来称谓小孩子或小动物(鸟类、鱼类、昆虫……)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我们要求学生(不论是学英文的中国学生,还是学中文的外国学生)非把“东西”的所有对应词(the correspondence words)都记住恐怕很难,但我们却可以要求学生记住较少量的语言学称之为“general terms (words) ”,即带共性的一般词汇,如“something”(物)“somebody”(人) “some creature or animal”(动物)等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临场时我们可以译(口译)不出鹈鹕,鹭鸶,座山雕为pelican, egret, vulture, 但不能忘了它们都是“big birds”;在工厂参观时可以不会说“牛头刨”或“集成电路数控机床”但不能忘了“machine-tool”;当过口头翻译的,没谁会不懂这个译事的“ABC”,不过,在所谓以“等值翻译理论”为代表的强调绝对精确性思维的翻译模式禁锢下,这种强调“从总体效果出发”或“从大处着眼”来把握原文与译文的相互转换机制的模糊性思维理论,就很难叫人接受了。大概只有长期在外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当他面对中外学生学习各自目的语的现状时,他才可能对将模糊性思维理论引入外语教学课堂产生共鸣。
笔者本人多年前在美国学英语时尚不了解模糊理论的鼻祖L. Zadeh是何须人也,更谈不上用模糊性思维理论指导学习了。在一位画家的厨房里,我曾整天为记不住太多的调味品的名字而发愁;中国有花椒、大料、桂皮等“十三香”;这个美国寻常百姓家的调味品也不少,如:Tarrangon Leaves, Indian Curry Powder, Ground Cumin, Hot Cranberry Punch……(即龙蒿叶末,印第安咖喱粉,欧莳萝粉,辣味蔓越橘料酒……) 等等, 至少有十七种;完全可以跟我国的“十三香”媲美了。朋友了解了我的困惑之后跟我说:“It is unnecessary to remember them one by one ; you'd just say I need this one or that one or I'd like this kind of seasoning or dressing.”从友人这番简单的话语里,我悟出一个道理:学外国语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际,为了沟通;如果舍本求末,不分“西瓜”“芝麻”,一味地下大力气去背诵中国的“十三香”或美国的“十七香”, 然后再研究中美调味品之间的细微差别,这对一位研究语言学一般规律的访问学者来说未必是
上策;(但对一位一心想了解美国家庭烹调特点的厨师来说那倒是应该提倡的)。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外语课每周也只有4-6学时;教师没有时间让学生去研究“胡椒面”和“花椒粉”有什么区别之类的问题。实际上,从“沟通”的需要出发,只要先掌握了seasoning (通常指粉末状的调料)或dressing (液态或黏稠状调味品)等词汇可以兼容这“十七香”了——在此基础上再用较为一般性的词汇,如,酸、甜、苦、辣、咸(sour, sweet, bitter, hot, salt)等普通词汇加以解释,就大体上可以把说不出具体名字的调味品的特点说清楚了(当然,时间容许能把“十七香”全记住更好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有的学生往往记住了“青光眼”(glaucoma)等使用面很窄的词汇却不晓得“身体坏”了怎么说(动辄就是My body is very bad. 很少有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
- seme: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seme: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中国特色的汉语新词语英译刍议
2009-6-15 14:09:24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新观念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语言领域,反映这些变化的有中国特色的大量新词语应...
- 英语委婉语的成因与应用
2009-6-12 15:40:23 - “委婉语是用一种不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示方法”(《语言与语言学辞典》)。也就是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根据会话礼貌原则,用含...
- 第四届IEEE生物信息与生…
2009-6-30 19:42:01 -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IEEE生物医学工程协会(EMBS) 承办单位 开始日期 2010/06/18 结束日期 截稿日期 2009/1...
- 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
2009-6-30 19:35:58 - 基本信息主办单位: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 开始日期 2009/11/01结束日期 截稿日期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