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Jun. 16 2009    Cloudy    登陆 注册
    首页  

    模糊语言引起翻译研究中的是是非非

       作者:古龙   2009-07-04
    回上一级栏目 打印本文 收藏此文 转发好友 写信给我们

    语际翻译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s://www.scientrans.com
    ∗本栏目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部分已经过本站编辑和整理,如有版权事宜请联系Email/MSN jesczhao@hotmail.com

    相比,汉语文件中出现了许多新东西(文字新的,句子结构是新的),因此说翻译是再创造并没有说错。

            《模糊语言学>的著作者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在其著作中写道:“在建立任何门学科时,人们必须首先建立一套谈论翻译学的元语言。元语言中也使用普遍日常语中的模糊词,但对它们的意义必须加以限制。只有如此,才能消除译学建设中的众多是是非非。

            彭教授对翻译标准的分析非常深透,经过深入的思考,结论非常有道理。彭教授张翻译标准一元化,即采用一个“信”字去取代“信、达、雅”。然而,我们认“信”字可以作为翻译标准,是因为它的模糊特征。“信”可以是百分之百的“信”,常“信”,一般的“信”,一点点“信”。一点点“信”到百分之百的’信”都是’信“信”由于具有模糊性,它的适用范围很宽。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事情,涉及许多因翻译的总标准是“信”,但具体到各种因素时,信的程度不一样。翻译科技术语或数要求百分之百的“信”,这种高标准实际可行。翻译具有民族特色的词语不可能达常“信”,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国华教授说,“红楼梦”这一世界名著的书名的多种译没有很好地表达出“红楼梦”三字的意义,译文与原文只有一点点“信”。他经过研认为,《红楼梦>的译文不可能达到非常“信”。汉英互译,在句法上的“信”要适止,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不“信”,失去原作的风格,文章的风格在很大度上由句法来体现。全“信”,译文句子变成了令人费解的句子。这种全“信”,实走上了“信”的反面一一不“信”,因为原作的句子并不是令人费解的句子。

            由于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同一种意义用两种不同的言表达。使用的语言不同。不同即不一样,即不“信”。翻译是在这种大的不“信”下求“信”,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信”具有模糊性,适用范围宽,是的优点。但模糊性容易产生歧义,又是它的缺点。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不会读起来象翻出的东西。”这是钱钟书对句法整体上的“信”的理解。这种理解很有道理。鲁迅则张尽可能保持原文的丰姿,提出“宁信而不顺”,他主张的“信”是对句子结构的忠鲁迅对句法局部上的“信”的理解同样很有道理。尽管两种理解都很有道理,但两解产生r一对矛盾:总体上的信和局部上的信都是信,其结果是顺与不顺。

            “信”的模糊特性,决定了它的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它可以用作翻译这种复杂活的标准。同时由于“信”的模糊特性,决定了它肯定地引起岐义。把“信”用作翻标准时,必须对“信”的意义加以限制,排除它可能引起的岐义。一百多年前的严复提出“信、达、雅”时,已经意识到了“信”的模糊性,虽然没有使用“模糊语言”这一词语。他用“信”作为翻译的标准,首先将“信”字的限制在“意义不倍本文”。他在“信”之后加上“达”,是进一步对“信”的意义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o1年制,他的主张和钱钟书的理解是一致的,原文是“达”的,译文应该“信”,应该“达”;不应该拘泥于句子结构上的“信”,应该注重整体上的“信”,因为原文句子读起来不会象翻译出的东西。严复在“信”、“达”之后,再加上“雅”,是对’信”的更进一步的限制,译文虽然“达”,达到了翻译中旬法整体上或宏观上的“信”,但这种“达”可能读起来味同嚼蜡。从整体上说,凡是需要翻译的作品,都具有美学价值,都是“雅”的。例如文学作品是艺术品,艺术是“美”的,是“雅”的,它的“美”或“雅”,体现在文章的字句中,字句虽然“达”了,通顺了,不见得美或雅,不美或不雅,是最大的不“信”,尤如一首诗被译成了非诗,意义上虽然不倍本文,而且句子通顺,达到’信”和“达”二字标准,但美妙的一首诗变成了一首读起来味同嚼蜡的东西。这是最大的不“信”。“雅”字是对“信”和“达”的深层次的补充和限制。

            严复不愧为翻译大家,他还是功力深厚的语言学家。他对语言的模糊性认识得如此深刻!

            翻译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原作者,原作品,原作品的语言,原作品的风格和神韵,原作品的读者,原作品读者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译者,译文,译文的语言,译文的风格和神韵,译文的读者;译文读者和译者的社会环境等。与原作者相关联的因素和与译者相关联的因素是对应的不相同的因素。翻译活动是在这些不相同的因素下展开的。在任何两种不相等(或不相同)的东西中都可以求等(或求同),如:圆和三角形是两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圆的同一面积可以用三角形的面积表现,换言之,圆和三角形可以表现同一面积,在这种不相同的东西之间可以求同。三角形虽然可以表现圆的面积,但三角形和圆的外形不同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即它们之间在外形上不能求同。三角形三条边的总长度与圆周的长度不相等也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它们之问在这两方面不能求等。翻译中各种对应的不相同的因素之间同样可以求同,同时某些方面不相同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无法改变。“等效”或“等值”可以作为翻译的标准。然而,“等效”和“等值”中的“等”字是精确词,它的适用范围很小,不能包含那些可以翻译然而不能求同只能求“似”或求“信”的因素。语言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同一深层结构可以派生出一种或多种表层结构,翻译过程中,原文中出现的结构只有一个,这一结构的意义根据上下文也只能选择一个。译文在表达原文这一意义时,可能出现多种结构。原文的结构可以用圆表示,译文的结构可以是三角形,椭圆等。三角形或椭圆等都可以表现出某一圆的面积。用椭圆表现某圆的面积,虽然圆和椭圆在外形上不相同,但圆和椭圆外形上相似,相似即“信”。翻译也是这样,不但可以在两种不同的语言写的作品中求意义(深层意义)的相同,还可以在其他对应的不相同因素中求似。如求风格相似。由此可见,用“信”作为翻译的标准比“等值”或“等效”科学。

            从语言的精确性分析,“等值”或“等效”用作翻译的标准也不科学。“等”字用于可以量化的东西之前,汉语中常说“等量”。“值”可以量化,商品的价值和数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
    seme: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seme: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中国特色的汉语新词语英译刍议
    2009-6-15 14:09:2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新观念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语言领域,反映这些变化的有中国特色的大量新词语应...
    英语委婉语的成因与应用
    2009-6-12 15:40:23
            “委婉语是用一种不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示方法”(《语言与语言学辞典》)。也就是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根据会话礼貌原则,用含...
    期刊征稿
    第四届IEEE生物信息与生…
    2009-6-30 19:42:01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IEEE生物医学工程协会(EMBS) 承办单位  开始日期 2010/06/18 结束日期  截稿日期 2009/1...
    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
    2009-6-30 19:35:58
    基本信息主办单位: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 开始日期 2009/11/01结束日期 截稿日期 2009...

    Dr.Rob,资深译审
    翻译问题?英语问题?请  me!

    • 问: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答: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问: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答: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问: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 答: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我的问题